
络丝潭
络丝潭是红旗渠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,位于红旗渠青年洞西约1公里牛岭山东垴村下方,也叫天桥断。络丝潭因其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,又因浊漳河有九峡十八断,此处是一较大断崭跌水...
日期:2021-02-19 阅读:1413络丝潭是红旗渠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,位于红旗渠青年洞西约1公里牛岭山东垴村下方,也叫天桥断。络丝潭因其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,又因浊漳河有九峡十八断,此处是一较大断崭跌水...
日期:2021-02-19 阅读:1413红旗渠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林州市,是为了纪念林县(现林州市)人民为了改变缺水旧面貌,发扬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修造红旗渠这一伟大创举而建立的。 1975年在...
日期:2021-02-19 阅读:1409红旗渠青年洞总长616米,高5米,宽6.2米,青年洞位置处于豫、冀、晋三省交界处,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的牛岭山村下方,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。它是红旗渠水工、建筑和自然...
日期:2021-02-19 阅读:1424网上订票
根据您的需求,提供给您最匹配的方案。
精神内涵
【央视新闻】我们的传家宝——红旗渠精神
太行山东麓,一条流动的天河盘在山腰,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红旗渠。 站在渠埂上,抬头是陡立千仞的悬崖,俯首是深达百米的峡谷。渠水悬在半空,静静流淌。 20世纪60年代,为
红旗渠 | 新华网首页报道:国家相册《悲壮红旗渠》
新华社《国家相册》栏目 第三季第40集播出《悲壮红旗渠》 这不是攀岩,不是极限运动, 而是60多年前, 一群连饭都吃不饱的人, 在与命运抗衡。 他的脸被石头砸中, 牙齿断了压住
光明日报专版报道: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
红旗渠吸引着成千上万人前来参观学习,寻找精神动力、源头活水。资料图片 缠绕于太行山腰的红旗渠,仍然在崇山峻岭中静静地流淌。资料图片 初秋的太行山,群山苍翠,绿浪滔天
游记攻略
建渠英模
【新华访谈】红旗渠精神——三代人坚守的信仰
红旗渠故事 一渠绕群山,精神动天下。红旗渠,像一条蓝色飘带缠绕在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,它是一座永恒的丰碑,鼓舞一代又一代人不忘艰难困苦,为美好生活而奋斗。 11月
【人民日报】——寻迹红旗渠
八百里太行一路向南,在晋冀豫交界处造就了一段峻奇险绝的北雄风光,却也因太过于壁立刀削、阻隔交通被畏为险途,英雄如曹操也曾感叹北上太行山,艰哉何巍巍。悠悠千百年,巍
重走初心之路,致敬红旗渠劳模!
6月29日上午,22名修渠劳模踏上了这片久违的土地,重回他们战斗过的地方。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英雄们,不忘初心之路,追寻当年的足迹,重走红旗渠。 致敬劳模 年过古稀未伏枥,劳
精神传承
【寻找红色记忆 感悟精神伟力——初心·建党100周年】太行山巅那面永不褪色的旗帜
巍巍太行,壁立千仞,雄伟壮阔,绵延千余里。 劈开太行山,漳河穿山来一曲老歌深情地唱出了林州(原林县)人民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,这背后则是30万林县人民苦战10个春秋,靠着一锤
红旗渠 | 最美人间四月天 红旗渠旅游再掀热潮!
红旗渠旅游提前开启黄金周模式,在线预约连日攀升,游客接待量持续走高,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感悟红旗渠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。 景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、忙而不乱,游客安全有序
红旗渠 | 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,67万人告别缺水……那座渠,那些人,现在怎么样了
《站在红旗渠上》,视频来源:安阳师范学院 1960年 河南省北部山区的林县(今林州市) 进行着一个震惊世界的工程 凌空除险(来自红旗渠官方网站) 10万人仅凭简单又原始的工具 在
毛泽东同志接见林县县委书记杨贵
江泽民同志视察红旗渠
胡锦涛同志视察红旗渠.
习近平同志给予红旗渠精神高度评价
李先念同志陪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参观红旗渠
乌兰夫同志陪同柬埔寨首相宾努亲王参观红旗渠
Copyright ©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-----ICP备案号:豫ICP备18036714号-2
公网安备 33011002012948号 技术支持:大洋科技
手机扫一扫,关注我们